网络舆情监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从刚开始颇具神秘色彩的新兴行业,到现在已为社会大众所知晓。目前,开展网络舆情研究的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商业公司有数百家之多,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人员也多达数十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网络舆情监测是紧密依赖网络技术的一门工作,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使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也为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那么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从监测技术不足、监测内容重点、监测工作方向、监测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载体多样化、圈层隐秘化增加监测难度

从监测技术方面来看,网络1.0时代的新闻网页、论坛、博客和网络时代2.0的微博、微信,都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通过爬虫技术即可抓取文字,并作出内容分析。但是,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3.0时代以抖音、火山、喜马拉雅为代表的视频、音频平台,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互动和社交渠道,网民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音视频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相应地有更多舆情事件从视频、音频平台发酵。可以看到,网络传播趋势已跨入视听叙事领域,现在不仅是视频、音频,更多样化的互动元素都在丰富着社交媒体。这些网络新渠道都能够承载舆情信息,也带来了舆情监测的难题,目前的舆情监测技术难以与时俱进地满足监测需求,市面上的舆情监测平台普遍不能实现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完整抓取,也无法对音视频信息进行批量获取和数据结构分析。

此外,随着社交平台用户对隐私信息重视程度的提升,再加上网络审查机制趋于严格,公众在网络发言意愿有向私密化圈子下沉的趋势。这种趋势下,不少新兴社交媒体都增加了限制功能,比如之前风靡一时的“小密圈”APP通过付费制来区分用户,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开放的话题权限也不同。再如2020年底突然火起来的Clubhouse,其采取了“邀请制+语音”的方式,以保障发言者的隐私。而对于这些有加密限制的平台,舆情监测技术往往被限制抓取内容,难以实现即时监测。因此,目前技术难题和平台壁垒导致的监测不充分问题,已成为舆情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二、语义、话题内容分析向情感和关系解读方面转向

从舆情监测内容来看,以往的网络舆情分析侧重于关注网民对舆情事件的评论内容,比如哪些事件更容易引发网民关注,网民在参与事件讨论中都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等等。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平台聚合功能增强,一方面,可供用户使用的网络信息通道数量不断增加,网民可以在不同平台发布不同信息,呈现出多样化、多面性的网络意见表达。另一方面,机器人生成器和网络水军制造虚假舆论的现象也很普遍,加上部分事件中信息管制的作用,表面的舆论意思表达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民意。同时,在同一个舆情事件中的不同时间节点中,舆论所关注的话题内容或侧重点都有不同,呈现出实时流动变化特征。因此,简单针对网民发表的只言片语或者舆情映射的话题来做分析,已经难以满足深入了解事实本身和舆论真相的需求。

未来舆情监测更应该穿透网络表层话语,去探测言论背后真正的意思表达。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切片式的表层舆情分析,不如做立体式的探索研究更有价值。而更全局地把握舆论场动向,就需要以舆论情绪和网民社群关系作为切入口。从宏观来看,舆论场是一种情绪场,舆情处置本质上是回应民意、平复民愤,那么在不同时间节点中的网民情绪及其潜在情绪,都是探测社会的晴雨表,需要在舆情监测中重点把握,可以对网民观点表达强度、情感极性、观点倾向性进行挖掘,全面追踪和掌握网民情绪变化态势。从微观来看,网民的网络属性也是其社会属性的一种,网民如何进行互动比其发布了什么言论更有研究价值,因为正是不同主体进行非线性信息互动,才增加了舆论场的复杂性。舆情研究内容重点应从对语义和话题的分析转向对情感和关系的解读,去进一步发现当前社会矛盾冲突和公众内在诉求,这些民意动向才是决定舆情趋势最终走向的关键。

三、舆情监测在大数据加持下转型为舆情预测是趋势

从舆情工作方向来看,目前,舆情监测主要是对热点事件的及时发现、持续追踪、动态分析和研判处置。未来,舆情监测在大数据加持下将更多转往舆情预测方向。互联网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大量历史信息的提炼分析和过往舆情案例的总结,舆情监测机构能准确预测相同或相似类型舆情事件的发生。舆情预测也理应成为舆情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即便再小的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后,都可能对政府部门或涉事机构造成形象损伤。对于潜在需求方来说,舆情工作既要及时处置、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将危机消除在潜伏状态,才是最理想的舆情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用户的各类数据,也对舆情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舆情监测机构必须先于传播机构掌握更多的数据,才能提前发现其中潜在的舆情风险,在大数据基础上组建一套舆情预警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具体来说,未来舆情机构普遍需要建立专属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领域特色、行业特色的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以此实现更加灵敏的反应和更为精准的研判。这也预示着整个舆情行业将向智能化的监测方向发展,以往笼统粗糙的“马后炮式”的舆情分析报告,将被具有数据支持的精细化、前瞻性分析研究所取代。

四、舆情监测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偏向实体工作层面

从舆情工作的作用来看,舆情监测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实体工作的开展,应该始终贴合“舆情为表、实体为本”这一原则。但是,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舆情管理工作思路都是重视处置技巧和应对口径,忽视实体背后的真正问题,呈现出“小技巧当道、大格局缺乏”的行业局面,这也导致不少舆情监测机构因站位不高而发展后劲不足。

从行业前景来看,舆情监测价值取向应该把目光放于高位,将其作为社会精细化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要脱离表层技巧深入社会问题,毕竟拔掉舆情表面的“草”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除去危机内部的“根”才能行稳致远。对于舆情分析工作而言,除了结合事件态势作出准确分析研判、提供舆情解决方案之外,还需要透过舆情寻找和发现其背后指向的问题,为破解社会治理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提供决策参考。这也要求舆情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性或行业性问题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悟,甚至需要达到行业专家的高度,如此才能迅速透过舆情表象,来捕捉整个领域的趋势性问题,进而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此外,在专业知识结构层面,还要善于向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借鉴,不断完善和创新网络舆情研究方法,在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决策等多流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实体工作,构造出舆情实情有机联动的新型工作模式。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