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摘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有利于政府有效把握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网上网下安全稳定。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舆情监测工作在人员素养、技术运用、语言交流、圈层传播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需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联动协作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舆情监测;

主要内容: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

1.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适应现实需要、把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手段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妥善处置舆情、纾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环节

3.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有效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空间的重要举措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面临的困境

1.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之虑

2.圈层传播的技术屏障之困

3.真实民意的有效把握之忧

4.视频传播的即时追踪之难

5.多元传播的语言障碍之挫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对策建议

1.双管齐下,构建“机器+人工”相结合的舆情监测模式

2.借力借智,形成多方联合联动的舆情监测机制

3.松弛有度,建立常规专项相结合的舆情监测制度

4.以人为本,打造懂技术有素养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

网络舆情,是网民针对网络和社会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话题形成的倾向性态度、看法和观点。在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网络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理、政府决策、社会思潮、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高发现能力、预警能力,是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媒介发展日新月异、舆论生态日趋复杂,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日益显现,需抓住关键、对症下药,不断提高舆情监测的广度、速度和精度。

一、研究的缘起:网络泛娱乐主义思潮与青年亚文化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情发生的重要源头、舆情传播的重要渠道、舆情汇聚的重要平台。只有快速、准确捕捉有价值的网络舆情,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信息,才能不断提高舆情应对和处置的预见性、主动性,才能精准把握民意、妥善处理矛盾、科学应对危机,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适应现实需要、把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手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占总体网民的比例为99.7%。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络深度融入并深刻影响着民众工作、生活、社交,重塑着传媒格局,也改变了社情民意的表达形式、传播渠道、分布状态,微博、微信、客户端、贴吧、社区、视频网站、直播平台、抖音短视频等成为承载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爆料、围观、评论、转发、留言、点赞、打赏等成为舆论表达的重要手段,形成了网上网下交织、各类意见集散的舆情空间。开展常态、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舆情,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精准对接民情、民意,深入体察民生、民愿,便捷汇集民智、民力,推动解决民苦、民忧。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妥善处置舆情、纾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环节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样,特别是深层次社会问题日渐凸显。民意上了网,矛盾冲突、利益纠葛也往往从网下来到网上。特别是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在线下实体舆情还未真正形成或网络舆情热度尚未走高之前,就有个体网民自发曝光、议论、批评。通过布设舆情监测机制,快速汇集这些“零星声音”,抓早抓小,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大的舆情事件。在容纳自由表达和多元观点的网络空间,网民的群体诉求和监督意愿得到极大强化,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力量能够对实体舆情处置造成倒逼之势,影响甚至改变舆情走势和处置结果。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掌握各类动态动向,才能更好地从服务人民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和解释引导,也为做好线下处置提供必要的参考。

3.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是有效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空间的重要举措

当前,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自媒体化和上网主体的多元化、分众化,加剧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复杂性。少数别有用心者借热点话题肆意搅局、混淆视听、扰乱民心。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非理性声音肆意传播,轻易就能从网上传导到网下,点燃公众情绪,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次生问题。在个别时政议题传播上,“低级红”“高级黑”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主流思想舆论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将舆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前置和强化,有助于及时发现网络舆论中的“伪民意”和各类不良信息、不良现象,有的放矢予以批驳、引导,旗帜鲜明加强正面教育,推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面临的困境

当前,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从内部看,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对监测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能不能做到“快、准、全”地发现舆情,直接影响舆情应对的整体效果和最终结果;从外部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形态更新迭代,对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1.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之虑

网络舆情监测作为舆情应对的基础性环节,其工作力量长期被整合在“大舆情”体系中加以运用,缺乏独立性、常态化运作机制,更偏重应急作用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的舆情监测还难以做到专人专岗,相关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整体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同时,舆情监测人员的政治敏感性和信息敏锐度还需提升,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理解把握还需强化,对网络舆论中的新现象、新动态还需更全面地跟踪掌握,否则就可能“错失”或“误判”重要信息。此外,由于缺乏专门配套人员,网络舆情监测往往更注重八小时工作时间内的作业,容易出现监测“空窗期”。加快建立专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非常必要。

2.圈层传播的技术屏障之困

随着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带有私密传播特性的社交平台广泛普及,那些具有相同志趣、相似诉求和共同爱好及价值取向的人们自发组建起一个个网络社群,形成相对封闭的社交空间。一些不良信息“见缝插针”,从开放的“社交广场”转入私密的“社交暗室”,极大增加了网络舆情监测的难度。圈层传播也容易导致个别群体“抱团取暖”,由此产生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成为线下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对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上,微信群和朋友圈“热议不断”,而在门户网站、论坛等传统平台或微博等“开放的意见广场”上却难匿踪迹。此外,一些不良信息通过网盘云存储发布,也能够轻易规避监测。由于网盘账号的私人化,网盘内容分享具有圈层性和私密性,使得一些不良信息成为“漏网之鱼”。

3.真实民意的有效把握之忧

精准把握社情民意是开展网络舆情监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但网络民意并不一定反映着真实民意,需认真加以辨析,去伪存真。一是由于网民群体的低龄化,网络表达的粗俗化和碎片化,仅仅通过文字、音视频、图文所获得的舆情,往往掺杂着情绪化和非理性内容;二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个别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势观点盖过了“沉默的大多数”,在“回声室”效应下形成一种“人人附和”的舆情“升温”假象;三是某些话题的利益所指群体并不热衷于上网发声,他们轻易就被其他“键盘侠”代言,此时网络舆情中的民意诉求就可能与真实的民意相左;四是个别事件中,别有用心者借机炒作,混淆视听,对真实民意表达造成干扰。

4.视频传播的即时追踪之难

移动短视频、网络直播是近几年网络传播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形态,引领信息阅读进入可视化时代。特别是网络直播这种高互动性视频娱乐媒介,因其平台的开放性、传播互动的实时性、不可篡改的真实性而受到用户和资本青睐。同时,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恶性竞争、内容同质化、“三俗”内容滋生等各种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但“打擦边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值得警惕的是,网络直播因其现场性、即时性、不可预测性,极易成为舆情滋生传播的新土壤、新通道。

5.多元传播的语言障碍之挫

在网络舆情监测实践中,发现信息文本和对文本语义进行解读分析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今天,网络上的信息文本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各国各民族语言的混杂、文字的异化表达、网络表情符号的运用等,都可能成为开展网络舆情精准监测的现实障碍。一方面,监测人员由于未能及时掌握网民最新的表达习惯和各种新型网络符号的意义,导致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舆情;另一方面,在国际舆情的监测上,由于信息主体的多元化和媒体语言、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加之工作队伍中通晓多国别、多民族语言的人才匮乏,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短板。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网络舆情监测面临的上述难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不断增强网络舆情监测实效。

1.双管齐下,构建“机器+人工”相结合的舆情监测模式

网络信息犹如汪洋大海,单纯依靠有限的人力和精力,通过关键词检索、平台盯守等传统粗放型手段开展工作,既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求,也缺乏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必须按照技术管网的要求,引进或开发使用高效、可靠的技术系统,作为最重要的手段支撑。特别是在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中,监测系统提供的综合分析数据、网络舆情趋势等信息对于研判舆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受网络环境影响,且其监测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智能化水平,或多或少存在着技术滞后、网络语义识别不准等问题。在布设机器、开展面上拉网式巡查监测的基础上,还要依靠监测团队的力量进行纵深挖掘和精准解析,才能获取相对真实和完整的民意。在现阶段,“机器+人工”是提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有效模式。

2.借力借智,形成多方联合联动的舆情监测机制

由于信息传播的日新月异,网络舆情多元复杂,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单位的力量开展舆情监测,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从横向、纵向上发挥多部门多专业领域的监测优势,形成资源共享、联动协作的监测机制。一方面,互联网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打造立体化、广覆盖的工作体系,划分监测平台和监测对象,让网络舆情监测从“大海捞针”转向“有的放矢”,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另一方面,要善于向媒体、高校和社会吸收专兼职人员,组建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不断拓展舆情监测阵线。

3.松弛有度,建立常规专项相结合的舆情监测制度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以效果说话,相关制度机制建设应避免机械化、教条化,做到“因网而动、顺网而变”,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增强制度弹性。一方面,在常规舆情监测方面,可更多配合使用舆情监测软件系统,以及借助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技术支持,适当减少人力安排;另一方面,加大专项舆情监测的投入力度,即针对属地或主管行业领域内的某一突发事件、某一网络热点话题以及可能引发较大反响的决策部署,可集中优势力量,深入挖掘网络舆情特别是各类倾向性苗头性诉求、理性建设性意见建议等,为做好舆情应对提供科学参考。

4.以人为本,打造懂技术有素养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基础工程。要打造一支作风硬、能战斗的专业化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做到专人专岗、专职专事。加强教育培训,既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又重舆情监测实战训练,培养一批在信息监测领域有专长的业务骨干。要创新用人制度,积极引进在网络新媒体、舆情信息、新闻传播、计算机、大数据等方面有特殊技能的青年人才,将其充实到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中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