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洁癖”的错误舆论观需要纠正

可能是出于被放大、被带偏等声誉影响层面的顾虑,现在越来越多的决策领导开始出现类舆情“洁癖”症表现,即要么“网上稍微有点动静,哪怕是正面声音占据绝对权重的热点,也要想方设法灭掉”,要么“只要出现网帖网文,哪怕只是单纯的情绪吐槽,也要相关部门出面回应”,由此造成很多负责舆情处置工作的人在具体工作中常常处于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的懵逼状态。

比如,一个地方的主要决策者如果时不时在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这些自带算法推荐功能的平台检索与自己有关的网上信息,平台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类似信息,很容易给其造成“网上讨论热烈、容易产生舆情”这样的心理印象。而在舆情“洁癖”的潜在影响下,其很容易将压力传导给负面舆情处置工作的部门,甚至还有可能下达类似尽快清除有关信息的不可能任务。

再比如,一些地方将“网上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话题热搜,哪怕是正面宣传”作为涉网部门的工作要求,直接导致属地一些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明知违逆互联网舆论工作客观规律,依然逆势而为,屡出败招昏招,一步步将原本完全可以通过正面回应、有效引导稳妥解决的舆情拖大拖炸,直到不可收拾。

分析认为,当前出现的这股舆情“洁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不仅不会起到一点点正面作用,还容易适得其反,反而会增加负面舆情上升蔓延的风险机率。

一是源于对未知领域的不确定心态。事实上,每个人对于未知领域都会存在担忧、忧虑等害怕心态。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因为对舆情发生以后“将走向何方”“会弯向哪里”这些未知领域缺乏一个相对精准的确定性判断,导致很多地方和部门的主要决策者在舆情发生的初期,普遍存在着很强的不确定心理,由此产生了“等一等”“拖一拖”这样的心态,他们希望等到舆情发展脉络进一步明朗之后,再做出确定性的决策表态。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因为缺乏正面信息的声量回应,参与舆情讨论的人们往往在首因效应的波及影响下,无论是观点意见还是情绪表现,都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和带有冲击性,反而会增加舆情发展演变的不确定性,成为一道摆在决策者面前的现实难题。

二是误把舆情热度当情绪烈度。观察发现,很多地方和部门的决策者常常把舆情热度与舆论的情绪烈度混为一谈。他们经常性地将舆情热度的上升作为事件发生负面演变的评价标准,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问题。事实上,舆情话题的热度上升,只是代表这个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最终决定这个话题讨论是否出现了负面偏离,应该是后续跟评跟帖表现出来的情绪烈度,而非网上舆情的话题热度本身。也就是说,当舆情热度上升的时候,如果加以客观、正确的科普性引导,即便后续热度继续蔓延,只要整个话题讨论的情绪烈度在理性阈值以内,就应该视为正常的观点讨论。但现实中,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决策者,只要一看到热度上升,也不管正面、负面,一概视为负面,甚至将上热搜、上热门作为涉网部门工作无能的表现,这是错误网上舆论观的典型表现。

三是以为强势管理无所不能。互联网对舆论生态的颠覆性革命表现之一,就是它的交互性和自由性。也就是说,此前控制报纸、电视、电台这些单向信息传递媒介的手段已经失去了作用,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舆情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隐匿化,且难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根本性清除,这是互联网舆论发展的大势,更是网络舆论促进社会进步一面的价值所在。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主要决策者的眼里,依然存在行政手段无所不能的心理,只要一发生舆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正面回应消除误解,而是要求下属部门想方设法删除有关帖文。

舆情“洁癖”,不是一个好的苗头,需要及时纠正。我们一定要相信广大网民,事实上他们都明白: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在“旧矛盾不断解决”“新矛盾不断产生”的过程中才得以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发生舆情不可怕,关键是要在正确处置舆情、引导舆情的过程中,让人们感受到不回避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担当姿态,我相信只要这股善意释放到位,每一位网民都会非常乐意站到部门背后,一起想办法解决好舆情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