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违章搭建

居民小区违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部分市民法制意识淡薄,对开展违建治理工作理解、支持不够。

居民小区违法建设大多占用公共绿地搭建车棚、车库扩建或顶层框架改建等情形,部分违建当事人法制意识淡薄,因违法建设拆除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在治理过程中一些当事人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阻扰治理工作正常开展。

(二)存量违法建设查处程序严周期长,惩戒作用不明显。

根据法律规定,查处违法建设按法定程序一般要经过受理、立案调查、发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组织强制拆除等五个阶段,由于要考虑强制拆除可能造成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以及法律规定给违法当事人留出足够的法律救济渠道和时间,处置期限太长,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三)源头管控不够到位,巡查发现机制不够健全。

违建治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物管服务没有真正建立巡查发现机制,在发现、制止、劝阻、报告等没有尽到责任,致使源头管控失效,产生部分小区违建跟风、蔓延。

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一)推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尽早出台,为违建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管理条例》已于2018年列入市人大立法调研计划。下一步,我局将主动对接市人大环资委,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工作,细致、翔实准备调研材料,及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认真提出建议、意见,加大推进立法进程,力争尽早出台我市违建治理的地方性法规,为居民住宅小区违法建设的查处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城市管理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发挥监管作用,提高执法效能。一方面发挥内部监管作用,设立效能监督机构,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发挥外部监管作用,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等形式,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公布居民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查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建立协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和部门违建治理的联动作用。

治违控违不能只靠哪一家单打独斗,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建立城管、规划、房管、物业、社区及群众自治组织管控协作机制,统筹兼顾、合力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部门和城管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健全情况互通报告制度、重大违法建设联合办案制度等系列制度,构筑信息沟通渠道,组建信息互联网络,及时、快速传递信息,共享信息。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社区、街道、居委会的协作关系。作为基层组织,街道、社区、街坊邻里与辖区住户联系紧密,有着行政执法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每个社区、街坊邻里设立监察员或聘请协管员,及时掌握区域内的建设情况,以便将违法建设遏制于萌芽状态。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协作关系。理顺工作联通机制,共享小区管理信息,创新管理方法,使小区的违建动态能详尽、及时的置于行政执法部门的监控之下,从而有效杜绝违法建设。

(四)从加大宣传出发,增强住户法律意识。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将居民住宅小区违法建设的管控情况、集中整治行动进行如实报道,全面、客观的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形成人人爱护小区、人人抵制违法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主动借助小区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督促小区物业设定宣传日,每月一天进行违建治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让依法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将宣传教育融入执法过程。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向住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执法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进行教育和疏导,帮助相对人理解相关规定,使相对人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