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顽疾还须法治震慑

近日,公安部开展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引发舆论热议。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网络水军”犯罪空间已被全面挤压。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水军”问题具有顽固性,且随着技术发展,治理难度与日俱增。舆论期待发挥法治对“网络水军”的震慑力,多环节强化对“网络水军”的治理。

舆论指出,近年来“网络水军”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仍屡禁不止。

目前,“网络水军”主要活跃于三类领域,一是通过发布违法有害信息“造热点”“蹭热点”,意图操控或扰乱网上舆论;二是利用炒作负面信息实施敲诈勒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三是非法提供有偿删帖和刷量控评炒作服务,破坏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光明日报》报道称,“网络水军”动辄颠倒黑白,微观来看动摇网络平台公信,损害网民切身利益;宏观来看危害网络生态和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可能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其展开整治极有必要。《法治日报》评论称,近年来,“网络水军”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然而,因受“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仍屡禁不止,灰色产业链难以彻底斩断。

舆论认为,法律界定模糊、治理难度增加等是“网络水军”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灰色行为缺乏明确法律界定。《光明日报》评论称,对于“网络水军”的敲诈勒索、侮辱诽谤等行为,现有法律可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支撑。但部分“网络水军”及其行为与正常营销行为相类似,处于灰色地带。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甚至空白,此类行为存在难以界定和管理的困境。二是“网络水军”具有范围广、隐蔽性强等新特征。《海南日报》评论称,非法“水军”活动客观上点多、线长、面广,向着网络活动和网络经济的方方面面渗透,总量较为庞大。此外,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手段趋向隐蔽、技术更为复杂、形式更趋多样,给治理监管带来了新挑战。三是暴利诱惑下,不法分子仍存侥幸心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背景下,相关行为有巨大的利益可图。同时,部分不法分子未认识到“水军”行为的违法性,或存在侥幸心理。在暴利驱使下,不法分子企图利用互联网的分散性、匿名性特点,无视违法成本,选择铤而走险。

舆论呼吁,加速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对“网络水军”釜底抽薪。

一是落实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相关内容。央广网评论称,为实现对“网络水军”的标本兼治,必须加速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既要落实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已有规定,也要推进对灰色地带的“网络水军”的理论界定,敲掉相关法律条文中的模糊滤镜,让网络空间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利用技术创新执法机制。《海南日报》评论称,针对“网络水军”范围广、隐蔽性强等新特征,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力量,以技术辅助进行固定证据等执法工作,从而对网络水军等乱象实现精准打击。

三是做好普法工作,提高网民法治意识。人民网评论称,有关部门可加强普法工作,普及“网络水军”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提高网民的法治意识与网络道德修养。同时,有关部门可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做好警示、释法与引导,震慑相关人员,打消不法分子的侥幸心理。

四是压实平台责任,强化平台安全保障义务。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要强化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督促平台定时清理缺乏真实身份认证的虚假账号。若平台未能尽监管与清理义务,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可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完善诚信规范与机制,正向推动治理。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